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08-69
(525)
標題:自我揭露@意義(價值觀)之於人格模式【生活】
提要
會開始讀書會的活動,是因為一位師長建議我們到社區分享生命經驗(原來那就是在擴大影響力,同時這種發起讓人沒有壓力,也就容易形成)。
針對不同背景的人ex家暴、大老婆、童養媳…等組成支持團體,而我則在當下拒絕了不孕屬性的團體,並非自己未能走出這種結局,事實證明那根本不是我需要再重申的意義;且這樣的成員,往往不是努力沉浸於挖傷口的快感(既痛且快),要不就是建立許多空心的桌腳,一副I am OK女士,在讀書會中既嚴禁說教,那麼至少花個半年的自我覺察也就不足為奇了(老師要進階成員先完成禪修真是高招啊),效率!效率!蕩然無存;因而,在「煮」婦當中別人所無法想像的這個「我」的角色,通常需要盡可能的揭露,似乎,這也形成某種程度的「反模仿」,讓成員可以卸下心防,自動跟進某些自我揭露的主題。
歷程
事實上,就像慎選「老師、老公、老闆」,我們當然也需要對生命中的有緣人,多一些認識;才能釐清真實的模仿價值,否則光說「NLP很棒」,「於我何干呢?」又說「我們王老師很厲害」,「關我什麼事呢?」
以一般「跟隨者」的能量,要挑戰趨利/I,幾乎很難,但內心或私下的???絕對是有的。仔細想想,這些好奇絕不同於八卦或隱私的揭露,純然是為建立價值做更精確的定義!
因此,當老師願意在課程中,引用自身經歷的事件做出價值觀框視,著實讓人感到很有人性,不再只是把模仿對象「神化」了,想來那對二者也都不是幸福的事。
而這樣打破「神化」的自我揭露,反倒應了「不賣」的策略。
本來「不賣」就是一把萬能鑰匙,可是對於四種對象所衝擊到的落點又在何處呢?
如果不是「麻吉」,I大概也無法繼續(一次成交/絕交)交集於此時此刻,當這一而再的策略性(相關連結事件而非純粹想說故事)揭露,讓I可能再一次產生相見恨晚(優點認識還不夠)的感覺!
II的話,大概會產生被催眠(潛意識)的感覺吧?反正「老師」(leader)本來就是自己所認同的,她講出來的每一個故事,都在為她的睿智加分;啊但是這到底有什麼相關(意識上的核心價值)呢?
就一個講究「人性」誠實面的III而言,自我揭露算是把天上(台上的你是你)人間(台下的我是我),拉到同一個桌面上來,原來你也是吃五穀雜糧長大的。。
在此一會的大眾,既同心、又各有所思惟,因而呈現出雜花莊嚴的繽紛。
所以你的成功,我不一定希罕;而你的挫折,我看來也沒那麼嚴重嗎!我們前陳總統有一句口頭禪『有那麼嚴重嗎?』正是趨利/IV的參與形式;然而就「凡說過必留下痕跡」而言,每一句話將成為種子進駐於人心,只看用何種助緣來耕耘罷了!
另外,自我揭露,似乎較有機會讓跟隨者產生step by step 模仿的分解動作。
尤其在真、善、美的溝通過程,為真實感(案例)又更加分了!
啟發
在追求真、善、美的過程,我們都在學習減少過去已然如是的包裝。
可有些台下者對於台上者自然形成的心錨,雖有力於刺激學習動機,卻不見得能引發自性。
想來自我揭露,是需要策略、需要適當的時機,同時也需要有智慧的聽眾!
如若遇到逐夢(迷信權威)者,那可能引來夢醒後的另一個惡夢!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