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8-123
(552)
標題:Q&A是在回答誰(意識與潛意識)
【提要】
【解惑篇】有人提問:要把夢想的「圖片」放在創造區,因為如果「只寫文字」力道不夠,只有7%;那麼放「圖片」是百分之多少呢?
【說明】
如果是你的夢想
那張圖片就不會只是7%
7%是指像DM那種對你而言沒關係、沒連結的書面資料
如果將你的夢想化為圖片
因為有超級好心錨的緣故
力道可以是7%+38%+55%
因為一見圖片
你就彷彿看到、聽到、感覺到夢想已實現了!
~ 解惑篇成員先做以上回應
成功者是先聽到.看到.感覺到
然後就得到
讓夢想朝向實境的具體之路
需要可延續的"一致性"軌則
也就是不矛盾的價值觀
相信願望的種子,經過創造區的催化
不管是文字.圖片都可達到心想事成
心念一致所創造的文字與圖片意義也會是一致的
在日人江本勝的水實驗即可證明 ~Lily延續回應
解惑篇成員,以輪流作主回應人的方式運作,而同時又由所有人支援。
每次回應後,自己其實都蠻心虛的;很難理解提問者在文字往來之間的滿意度到底有多少?(QBQ問題背後的提問動機為何?)
以這題為例,看起來問者是在問%的答案?可是我的回答卻呈現「雞同鴨講」!
當然在「美夢成真」的題型上,我們頃全力展示了NLP其他課題諸如次感元、價值觀、和Social proof的技巧,但或許對方只是抱持著「告訴我數字是多少就是了」。
事後想來,回答「問」題時,幾乎都是在用自己所信仰的價值觀做投射。
就因為相信江本勝博士對水做的「心念」證明,才願意做公開的引證;再則,結合佛法因、果觀念的NLP;使得NLP這個助緣的技巧,更須與這個潛意識的「因」採取一致性的方向前進,也就是心裡想(意識)的,透過個人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的特質-又以視覺人口佔最多數;以及左右腦的使用策略,再用信、願來催化願望的種子開花結果。
自己,在面對此一提問時,所浮現的竟是一個「美夢不成真」-研究所落榜的經驗;用發明家愛迪生的話說:即我又找到ㄧ條不會成功的道路。
當我真正面對那「求不得苦」之際,才發現失敗不一定是來自無「因」,乃在於意識與潛意識的不一致,即一般人所謂「想要」與「必要」的差距;我們在追求的價值觀上,若不是排在第一位就很難取得資源鎖定系統,導致失望的必然。
【啟發】
也許發問的人,只是代眾人啟疑;而答的人也不一定有答案可以作師,或許可以作友-分享生命經驗;在空中做學伴!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