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36-55
(218)
標題:你做到了嗎【生活】
【關鍵字:預先框視】
日期:20120523
案由:
朋友A與B最近有些互動不良,找我一起談,給予適時的協助。
經過:
選擇開放式的方向,希望能建立出信任與深入的對談,不過在經過第一場半個多小時的對談後,都停留在表層的認知陳述,大家同意進入第二場對談時
A:好!我們就半個小時談完,請說吧!(表情緊繃,口氣俐落的盯著B)
B:本來有些事,現在你的狀態讓我不知如何說明,我覺得不是很舒服。
A:還有呢?(依然表情緊繃,口氣俐落的盯著B)
B:不知為何你會...........
B主動的敞開和一些回饋與關心,並沒有讓A缷下緊繃與防備,A持續
我:抱歉!我打斷一下!
想想今天我們為何坐在這裡,除了朋友關係,不過大家的定義不一定相同。重點是我是帶著我們是同組夥伴,及當初我們設定的身份目標(諮商引導),所以我坐在這裡,可能目前不見得有這能力(引導)能幫上彼此!
我:不知除了同組夥伴的身份,當初你們自己設定的身份目標呢?一位諮商引導者應具備讓個案先能放鬆而產生信任願意談的基本,請問若連在面對自己的事情,我們都沒有這能力,那這諮商引導的身份目標是否虛了?A,你覺得用緊繃的態度告知對方只有半小時,會有你想要“談的效果”嗎?
瞬間A態度轉變為開放,接下來A與B彼此交談,已不太需要我的介入與引導。很感動的是,當AB信任建立之後,雙方漸漸進入深層的對談,找到根源點時,瞬間鬆開,一切表層爭議的事都可輕易解決了(資源進來)。
一開始在被尋求協助時,自己也沒把握,藉由過程不斷的回到自己身份目標所應具備的基本特質,就會清晰現在情緒焦點,相對看事情的角度也會變得較中立、客觀,而提出能讓當事者更清晰自己的問題。當下直接將自己身份的體驗回饋給在場夥伴,除了是文字意識與潛意識的傳達,還有當我是信任、開放時的態度、肢體、口氣,對方潛意識也直接收到了!
對談最大的收獲是───藉由事件與對方,覺察了自己什麼?更了解自己的內心深處了嗎?鬆動的心才有不同的角度與態度,才能容下更多資源!謝謝A與B!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