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5-297
(215)
標題:故事與禮物【生活】
主題:預先框視
從印度帶回來的是一大段故事與一小個禮物給身邊需要的朋友,在拿出這一個小小的禮物之前,自己會跟他們講禮物背後的一大段故事
這趟印度之行自己打了99分,但最後一個景點「泰姬瑪哈陵」自己一直不懂為什麼要去,直到已經要下遊覽車參觀前,自己又升起了這個問號?
踏下車的那一刻,我突然想通了,原來這個行程是為我特別安排的。因為自己一直泡在NLP裡思考兩性的問題,這個世界奇景背後的愛情力量到底為什麼這麼大?為什麼會有世界各國這麼多的人前來觀賞?來這裡看的夫妻、情侶會呈現什麼狀態?
這個自我框視讓自己豐富了走下車的每一步
泰姬瑪哈陵裡一對對的夫妻,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幾對是,坐在雙人椅上的印度佳偶,他們應該還沒結婚,因為女生看見我看著他們時所回應的表情是如此靦腆;而與他們比鄰而坐的西方情侶就顯得格外的自然與開放。結了婚的西方人似乎也不改婚前的熱情,在林蔭大道下或牽手或擁抱,也許不牽手、擁抱的已經離婚了也說不定。當有小Baby出現在兩人世界時,夫妻的互動方式也會產生很大的變化,不過這就留給你去觀察囉!
走著、走著,想到導遊說印度人幾乎不離婚,為什麼?印度已婚女子為什麼要在額頭上的頭髪作上紅色的標記?為什麼結了婚女人就要穿「莎麗」?
是給自我的承諾嗎?是給旁人的提醒嗎?這樣的「視覺心錨」在東方的社會是用什麼方式呈現?
走著、走著,似乎自己找到了答案,所以自己買了唯一在印度買的紀念品與故事回來
也許泰姬瑪哈陵的故事不是那麼美麗,以佛法角度看來可能更是情執。但問世間情為何物,何妨帶著另一種角度來解讀。
給禮物前的故事也許很長,願收到這禮物的朋友之後能給它更多的框視與意義,因為你可以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