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20-175
(254)
標題:DOUBLY EXCELLENT學習的策略【生活】
友人為感覺型,跟我聊到他學習有困難時,了解了他學習的心略,再幫他做心略的調整。
我:「你說你學習有障礙是指什麼?」
友:「就是上課或是想要認真學習後,我想要跟別人講清楚自己學到什麼,都說不出來。」
我:「那你在認真學習時,是如何做的,什麼叫認真學習?」
友:「就認真聽,想完全記住對方說什麼,想每個字都記住。」Ae在學習時,專注的用聽覺策略
我:「那你想分享時的狀態是什麼?」
友:「就沒有感覺,不知道講什麼,很卡。」找感覺K,沒有感覺K,然後說不出口Ae,感覺很卡K。找出他分享的心略
我:「那你平常在跟朋友講話分享時,你都怎麼做的?」想瞭解學習後的分享與跟朋友的分享的心略有無差異。
友:「我就是講我對這件事情的感覺。」找出當時的感覺,再說出來。兩種分享的心略沒有差異
我:「那朋友跟你分享經驗時,你又是怎麼瞭解對方在說什麼?之後又如何再跟別人分享那朋友的經驗?」這裡是要瞭解他是如何吸收朋友分享的心略,要把這心略用在學習上,他就可以正常學習分享。
友:「聽對方說話時,就是感覺對方說的內容,之後再跟別人說時,就把這些感覺說出來。」聽對方說話Ae->產生感覺K 尋找感覺K->說出來K
我:「我知道你的問題了,你反而是在聽朋友說話時,學習效果是最好的,因為你輸出的方式,是要先有感覺,但是你在學習時,沒有產生感覺,那你分享時,就會找不到感覺,當然就說不出來。」
友:「可是學習時,我會覺得對方的經驗是我沒有的,就要先把對方說的話記住。」限制性信念-認為對方的經驗,是自己一定沒有的。
他接著自我反駁:「但是朋友跟我說的,也是我沒有的經驗,為什麼我就可以記得?」自我突破限制性信念,朋友的經驗,也不是他親自體驗的,為何自己就能分享。
我:「你自己也懂了,那你現在想像有一個自己在你前面,他在上課學習時,不是專注在對方的語言,是會用自己的感受,去瞭解對方說的話,也會試著讓自己升起一樣的感受,這時讓自己描述這些感受,就可以與他人分享了,可以嗎?」用NBG建立新的行為。
友:「好了!」
我:「那你現在試著跟這個你結合,試試看你在聽課時,是會想記住對方的話,還是用自己的感受去體會。」
友:「會試著用感受了。」
後來跟他互動時,他會注意用感受去學習,雖然有時還會回到聽覺,但又會試著回到用感受去理解。
|
|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