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LP.課程粉絲專頁
|
|
 |
|
讓精彩案例去旅行主頁 |
版主的話
|
案號:NLP20-147
(268)
標題:DOUBLY EXCELLENT細心的體會【生活】
週末跟我姊與姊夫一家人到舅舅家吃飯,發生幾件有趣的事。
小一的外甥想到二樓玩電腦,就說:「誰要陪我上去二樓玩。」他其實是想到二樓玩電腦,變成要一個大人在上面看著他。因為這小孩是Ⅳ,自我中心很重,所以不能順著他,但是我姊夫常常為了怕他吵,就叫我或自己上去陪他。
所以我馬上回:「樓上有什麼好玩的,電腦就是你一個人玩,來這裡就是要跟大家在一起,大家都在一樓,你也要在一樓。」
我姊夫馬上就接:「對!大家都在一樓,你就在這裡,不可以上去。」
這就是預先框視的威力。
後來玩撲克牌,外甥要玩牌七,就把牌給我在念大學的表弟,說:「給你洗牌。」
我:「等一下!為什麼是他洗?」
外甥:「因為我不想洗。」
我:「是哦!自己不想洗就可以給別人洗哦!這麼好!」
外甥尷尬的笑了一下。
我:「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洗牌嗎?」
外甥:「不是就混一混嗎?」
我:「才不是,這那叫洗牌,真正的洗牌是,把牌放到水龍頭下沖一沖,把牌洗乾淨,這才叫洗牌。」
外甥:「你亂講,不一樣!」
我:「我那有亂講,洗碗的洗,跟洗牌的洗,不是同一個字嗎?」
外甥:「是啊!」
我:「那為什麼洗碗是用水洗,洗牌就不是?」
外甥:「這樣牌就會壞掉。」
我:「可是明明就同一個字,做法為什麼要不一樣。」
這段純粹是瞎扯,打斷他意焦。
我把牌放到他面前說:「你只要用手把牌混一混,在按順序推給大家,一人一張,順序不要亂掉就可以了。」就讓他邊做邊教他要注意什麼。
因為我突然想到,小朋友手比較小,用大人洗牌發牌的方式,他可能不會,因為困難他就不想做了,所以教他一個簡單的方式,看他的反應如何。
後來他就發的很開心。
他本來不想發牌,有他不想發牌的理由,他自己也不會表達。他之前的行為模式是如果他可以做的很好,會被讚美,就會開心的做。換個角度,他因為手小,不容易拿好牌,所以發起來會很笨拙,他又很討厭不想被看到笨拙的樣子。想到此,就自然產生出方法,他做得好,又讚美他,他自然就會喜歡做這件事。
|
|
| |
|